初识画家、雕塑家傅庆豊-展望

文/展望 2015/04/10

位于北京东北郊外T3航站楼再往东有个国际艺术区,那里有个来自台湾的艺术家,他是第一个进驻并建立了个人工作室的,我第一次见到他是接待T3艺术区总监一行来我位于通州的工作室考察,他做为艺术区画家随同而来,那时我对他全然不知,他就是留法台湾画家傅庆豊。所幸的是,就在当天我又随他们回到了T3艺术区参观,第一次跨入他的家门,也是他工作室的大门,也是第一次看到门口的几件雕塑,这让我讶异了一下,因为我先前以为他只是个画家,现在看来也做雕塑。照理我应该进入大门后径直往里走,但我还是一步一回头,不可避免的被那个雕塑吸引,总想再多看两眼。那几件雕塑是白色的,职业判断大概是树脂材料,但也有些像石膏,一种未完成,胚胎的感觉,上面有些彩色的涂鸦,重点是雕塑的形象很诡异,看的出来作者在想象力方面一直在超越,超越什么呢?人在想象力方面的局限性?特别是对夸张,古怪方面的想像,一般来说,人在这方面是懒惰的,并不是不具备这种能力,所以,只要愿意,人的可能性无穷,欲望无穷。当我走到里面看到墙上的油画时,我明白了他的画与雕塑的这种关联,雕塑的原型来自他的绘画,然后经历了一个从平面二维到三维的转化。我私下暗付,巧的是我刚完成的这批雕塑也是如此来的,而此时还在798展出。

之后我们坐下来慢聊,看了一些他的画册,了解了他从很早开始对形的变化和演化的研究至少有二十年的历史,大量的素描都是依据人的形状展开的想像。他告诉我他有很长时间在法国读书和创作,并与当地画廊合作。看的出来他的油画中有来自法国后印象派绘画的影响,特别是当年跑到法国南部画画的那批人的影响,这是美术史最后的一点抒情与浪漫了,毫无疑问,之后的历史都要被当代艺术浪潮所洗礼,但傅庆豊与多数大陆画家不同的是,法国绘画的精神对他的侵淫仍在,这种浪漫成为他发挥想象力的基石或起点,而今的作品显然对此有所超越。艺术上有时我们不能只看结果,有些类似的结果但来源确是大相径庭,比如说,我自己很少受到过法国浪漫主义绘画的影响,早年读书的时候受过雕塑家罗丹的影响,在毕业后创作的道路上,我的想象力起点更多受到古代文人的影响,他们喜欢凝视各种各样的石头,那些上天赋予地球的大自然造化做为想象力的依据。然而走到今天,我能感到在某些方面大家都在试图突破人的局限,期望打开人类更大的想象力空间,获取更大的自由度,原点不同目标却类似,这个还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,值得以后讨论。

我进一步参观了他的工作室全貌,画室,休息室,寝室,会客一应俱全,我注意到他生活上的讲究,正如很多台湾艺术家一样,除了艺术外还有生活,我所说的生活不是指“活着”,而是有人的品味的活着,因为他们少有扭曲的经历,使这一切呈现的自自然然,并不刻意。

在客厅喝茶的时候,我又仔细观察他放在客厅里的一件雕塑,这一次我更为深入的看到这些变形人物是怎么变的,也有一些自问,比如,一只大脚到底多大才算合适?另一只手到底多小才算合适?身体转到什么程度是他想要的?厚薄、扭曲的拿捏是怎么把握的?毕竟只是第一次初见,我并无深入的了解,只是感觉到作者在尝试超越一般感觉经验方面的努力,比如,人对形象的正常感觉已经很扭曲了,那么我就再让这个形象突破到离开正常人的感觉,甚至跨越人的欲望,但这个距离又不可无边无际,否则不成系统,因为最终还是要在作者和对材料的掌握上是可控的,至少是可以放在客厅里摆设的。后来又听作者本人讲,在展出的时候会请观众在雕塑上画画,一个不错的想法,这让我想到十几年前看到的青州出土的一批佛像,身上全部是有故事的绘画,不是一般的涂色,那是我第一次看到中国古代艺术中把绘画和雕塑完美结合的作品。

展望
2015.04.10 通州

You may also like